

台上,亚美尼亚留学生李苏雪演奏小提琴,赢得居民掌声连连;台下,俄罗斯留学生李龙用手机记录下这一时刻,还在演出结束后对李苏雪作了即兴采访,并做成视频上传社交媒体。上周五,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、同济大学等留学生资源,虹口区曲阳路街道“中外学生社区实践基地”揭牌。作为现场成立的“曲young同声”宣讲团成员,李苏雪和李龙已经开始了基层跨文化交流与国际社区建设的新实践。
曲阳路街道高校资源丰沛,集聚了不少留学生,“含洋量”颇高。近年来,街道借势多元居民结构,持续推动文化融合与社区治理创新。去年,由曲阳路街道、上海外国语大学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三方联合共建的“曲尚语言与文化社区学苑”成果颇丰,通过开设多语种课程、文化工作坊及国际论坛,将学术资源转化为社区服务动能。

身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本科生,李苏雪和李龙都参加了社区学苑的活动,助力他们学习、生活的曲阳社区成为“家门口的国际文化交流窗口”。“我希望每位退休的人都能像上海的老人一样享受生活。”走在曲阳社区,李苏雪用手机记录下这里的银发生活:在社区文化中心纵声歌唱,在公园里起舞,在居委会活动室打乒乓挥汗如雨……李苏雪说,2019年第一次来上海旅游的她,就对这座城市一见倾心。进入上外学习后,她主动当起了上海的城市“推荐官”,把日常片段上传外网分享,认真回复每位外国朋友关于上海的留言,让更多老外“种草”上海。
“很多国外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中国的人情味,所以我会拍下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他们。”李龙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本科生,早早尝试做短视频的他,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海外博主。他擅长以全球化表达方式、媒介创意手段讲述上海城市故事,特别是以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立体鲜活地向全球受众呈现这座城市的魅力。

现场,曲阳路街道分别与上海外国语大学、同济大学签订《中外学生社区治理实践双课堂》合作协议。今后,中外学生将通过“国际文化进社区”“15分钟生活圈观察”等,从宣讲传播、治理实践、文化交互、文明交融等维度参与跨文化社区交流。
“来到曲阳社区后我才发现,中国的社区和我想象的样子完全不同。”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、埃及留学生罗书桓说,街道与大学的深入合作,让他有机会和本地居民进一步沟通交流,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,并由此了解上海基层政府提供的养老、餐饮、医疗等服务,更好地了解上海、展示上海。
曲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依托“中外学生社区实践基地”,拓展国际合作网络,优化跨文化社区服务体系,让中外朋友在曲阳社区感受“中国式温情”。同时,通过中外学子的参与,赋能社区治理,共同打造更具包容性、创新力的国际化社区标杆。
炒股配资开户识必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